機構設置
黨政管理機構
教學機構
教輔機構
科研機構
刑事科學技術系 >
刑事科學技術系成立于2014年,刑事科學技術系開設刑事科學技術專業以及公安視聽技術專業。刑事科學技術專業,是首批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,吉林省特色高水平A類專業。公安視聽技術專業獲得教育部首批批準設置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致力于培養政治堅定、業務精通、作風過硬、素質優良、專業基礎扎實,能夠適應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的專業化、職業化、實戰化要求,熟悉相關政策法律和技術標準,系統掌握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、基本知識、基本技能,具備開展刑事科學技術實際工作的專業核心能力,能夠在公安機關從事各類案件的現場勘查及常規物證檢驗鑒定工作,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公安專業人才。公安視聽技術專業致力于培養政治堅定、業務精通、作風過硬、素質優良、專業基礎扎實,能夠適應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的專業化、職業化、實戰化要求,熟悉相關政策法律和技術標準,系統掌握公安視聽技術專業的基本理論、基本知識、基本技能,具備開展公安視聽技術實際工作的專業核心能力,能夠在公安機關從事各類案件的現場勘查及視聽資料檢驗鑒定工作,具有實踐能力與創新精神的應用型公安專業人才。刑事科學技術專業目前已培養8屆本科畢業生,共計624人,在校本科生420人。公安視聽技術專業已經招收3屆學生,共計159人,目前沒有畢業生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現有專任教師25人,博士7人,35歲以下的青年教師100%都具有碩士以上學位,教授6人,副教授7人,省部級教學名師3人,專家型人才2人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下設痕跡檢驗教研室、文件檢驗教研室、公安聲像技術教研室以及法醫和刑事化驗教研室。痕跡檢驗教研室主要開設《痕跡檢驗學》、《典型案例分析》等課程;文件檢驗教研室主要開設《文件檢驗學》、《司法鑒定學》等課程;公安聲像技術教研室主要開設《刑事影像技術》、《圖像處理與檢驗》等課程;法醫和刑事化驗教研室主要開設《毒物與微量物證分析》、《法醫學》等課程,共開設10門專業課,其中省級一流課程2門、省級校企合作開發課程1門、省級精品課2門、省級優秀課1門、院級一流課程6門、自建慕課一門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主要職責有:制定本系教學、科研工作發展規劃并組織實施;組織開展本系相關學科建設、專業建設和課程建設;制定并組織實施本系開設專業的教學計劃;日常教學管理;制定并落實本系師資隊伍建設規劃,負責本系教師的考核、進修培訓、日常教育和管理;組織教研、科研課題的申報、研究;開展多種形式的學術活動,提高科學研究水平;組織本系學生考試、考核,做好成績管理工作;配合本系學生管理大隊加強學生思想政治工作;協助做好畢業生推薦工作;學院交辦的其它工作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在專業建設與改革、學科平臺建設等方面成效顯著。
刑事科學技術專業先后被確定為國家一流本科專業;省“十二五”高等學校特色專業;省高等學校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試點專業、省“十三五”特色高水平A類專業。
“刑事科學技術系列課程教學團隊”、“痕跡檢驗教學團隊”被評為省高等學校優秀教學團隊,“刑事科學技術團隊”入選省高校“十三五”創新團隊培育單位,名師工作室被評為省高等學校名師工作室。
刑事科學技術系建有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、省級工程研究中心和痕跡物證省級重點實驗室,為學生培養、教學研究、科技創新提供了良好條件。教師發表教科研論文120余篇,其中核心論文15篇、SCI收錄論文19篇,9篇論文獲獎;完成省部級教科研課題44項,其中9項課題獲獎,在研課題29項;主編參編教材16部,其中公安部統編教材9部,編寫專著6部;公安院校大學生科技應用創新成果獎31項。
經過幾代刑事科學技術人的不懈努力與奮斗,刑事科學技術系取得了可喜的成績,為公安行業輸送了大批刑事科學技術專門人才,為維護社會穩定,為平安吉林做出了重要貢獻。